我们专注攀枝花网站设计 攀枝花网站制作 攀枝花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服务热线:400-028-6601

网站建设知识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创新互联建站专注于建昌网站建设服务及定制,我们拥有丰富的企业做网站经验。 热诚为您提供建昌营销型网站建设,建昌网站制作、建昌网页设计、建昌网站官网定制、微信小程序服务,打造建昌网络公司原创品牌,更为您提供建昌网站排名全网营销落地服务。

之前的文章Zookeeper基础原理&应用场景详解中将Zookeeper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虽然介绍了其底层的存储原理、如何使用Zookeeper来实现分布式锁。但是我认为这样也仅仅只是了解了Zookeeper的一点皮毛而已。所以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详细聊聊Zookeeper的核心底层原理。不太熟悉Zookeeper的可以回过头去看看。

ZNode

这个应该算是Zookeeper中的基础,数据存储的最小单元。在Zookeeper中,类似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被Zookeeper抽象成了树,树中的每一个节点(Node)被叫做ZNode。ZNode中维护了一个数据结构,用于记录ZNode中数据更改的版本号以及ACL(Access  Control List)的变更。

有了这些数据的版本号以及其更新的Timestamp,Zookeeper就可以验证客户端请求的缓存是否合法,并协调更新。

而且,当Zookeeper的客户端执行更新或者删除操作时,都必须要带上要修改的对应数据的版本号。如果Zookeeper检测到对应的版本号不存在,则不会执行这次更新。如果合法,在ZNode中数据更新之后,其对应的版本号也会一起更新。

  • 这套版本号的逻辑,其实很多框架都在用,例如RocketMQ中,Broker向NameServer注册的时候,也会带上这样一个版本号,叫DateVersion。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个维护版本号相关数据的数据结构,它叫Stat Structure,其字段有: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举个例子,通过stat命令,我们可以查看某个ZNode中Stat Structure具体的值。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关于这里的epoch、zxid是Zookeeper集群相关的东西,后面会详细的对其进行介绍。

ACL

ACL(Access Control  List)用于控制ZNode的相关权限,其权限控制和Linux中的类似。Linux中权限种类分为了三种,分别是读、写、执行,分别对应的字母是r、w、x。其权限粒度也分为三种,分别是拥有者权限、群组权限、其他组权限,举个例子:

drwxr-xr-x  3 USERNAME  GROUP  1.0K  3 15 18:19 dir_name

什么叫粒度?粒度是对权限所作用的对象的分类,把上面三种粒度换个说法描述就是**对用户(Owner)、用户所属的组(Group)、其他组(Other)**的权限划分,这应该算是一种权限控制的标准了,典型的三段式。

Zookeeper中虽然也是三段式,但是两者对粒度的划分存在区别。Zookeeper中的三段式为Scheme、ID、Permissions,含义分别为权限机制、允许访问的用户和具体的权限。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Scheme代表了一种权限模式,有以下5种类型:

  • world 在此中Scheme下,ID只能是anyone,代表所有人都可以访问

  • auth 代表已经通过了认证的用户

  • digest 使用用户名+密码来做校验。

  • ip 只允许某些特定的IP访问ZNode

  • X509 通过客户端的证书进行认证

同时权限种类也有五种:

  • CREATE 创建节点

  • READ 获取节点或列出其子节点

  • WRITE 能设置节点的数据

  • DELETE 能够删除子节点

  • ADMIN 能够设置权限

同Linux中一样,这个权限也有缩写,举个例子: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getAcl方法用户查看对应的ZNode的权限,如图,我们可以输出的结果呈三段式。分别是:

  • scheme 使用了world

  • id 值为anyone,代表所有用户都有权限

  • permissions 其具体的权限为cdrwa,分别是CREATE、DELETE、READ、WRITE和ADMIN的缩写

Session机制

了解了Zookeeper的Version机制,我们可以继续探索Zookeeper的Session机制了。

我们知道,Zookeeper中有4种类型的节点,分别是持久节点、持久顺序节点、临时节点和临时顺序节点。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聊到过,客户端如果创建了临时节点,并在之后断开了连接,那么所有的临时节点就都会被删除。实际上断开连接的说话不是很精确,应该是说客户端建立连接时的Session过期之后,其创建的所有临时节点就会被全部删除。

那么Zookeeper是怎么知道哪些临时节点是由当前客户端创建的呢?

  • 答案是Stat Structure中的**ephemeralOwner(临时节点的Owner)**字段

上面说过,如果当前是临时顺序节点,那么ephemeralOwner则存储了创建该节点的Owner的SessionID,有了SessionID,自然就能和对应的客户端匹配上,当Session失效之后,才能将该客户端创建的所有临时节点全部删除。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对应的服务在创建连接的时候,必须要提供一个带有所有服务器、端口的字符串,单个之间逗号相隔,举个例子。

  • 127.0.0.1:3000:2181,127.0.0.1:2888,127.0.0.1:3888

Zookeeper的客户端收到这个字符串之后,会从中随机选一个服务、端口来建立连接。如果连接在之后断开,客户端会从字符串中选择下一个服务器,继续尝试连接,直到连接成功。

除了这种最基本的IP+端口,在Zookeeper的3.2.0之后的版本中还支持连接串中带上路径,举个例子。

  • 127.0.0.1:3000:2181,127.0.0.1:2888,127.0.0.1:3888/app/a

这样一来,/app/a就会被当成当前服务的根目录,在其下创建的所有的节点路经都会带上前缀/app/a。举个例子,我创建了一个节点/node_name,那其完整的路径就会为/app/a/node_name。这个特性特别适用于多租户的环境,对于每个租户来说,都认为自己是最顶层的根目录/。

当Zookeeper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建立了连接之后,客户端会拿到一个64位的SessionID和密码。这个密码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知道Zookeeper可以部署多个实例,如果客户端断开了连接又和另外的Zookeeper服务器建立了连接,那么在建立连接使就会带上这个密码。该密码是Zookeeper的一种安全措施,所有的Zookeeper节点都可以对其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即使连接到了其他Zookeeper节点,Session同样有效。

Session过期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 过了指定的失效时间

  • 指定时间内客户端没有发送心跳

对于第一种情况,过期时间会在Zookeeper客户端建立连接的时候传给服务器,这个过期时间的范围目前只能在2倍tickTime和20倍tickTime之间。

ticktime是Zookeeper服务器的配置项,用于指定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心跳的间隔,其默认值为tickTime=2000,单位为毫秒

而这套Session的过期逻辑由Zookeeper的服务器维护,一旦Session过期,服务器会立即删除由Client创建的所有临时节点,然后通知所有正在监听这些节点的客户端相关变更。

对于第二种情况,Zookeeper中的心跳是通过PING请求来实现的,每隔一段时间,客户端都会发送PING请求到服务器,这就是心跳的本质。心跳使服务器感知到客户端还活着,同样的让客户端也感知到和服务器的连接仍然是有效的,这个间隔就是**tickTime**,默认为2秒。

Watch机制

了解完ZNode和Session,我们终于可以来继续下一个关键功能Watch了,在上面的内容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监听(Watch)**这个词。首先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作用

  • 给某个节点注册监听器,该节点一旦发生变更(例如更新或者删除),监听者就会收到一个Watch Event

和ZNode中有多种类型一样,Watch也有多种类型,分别是一次性Watch和永久性Watch。

  • 一次性Watch 在被触发之后,该Watch就会移除

  • 永久性Watch 在被触发之后,仍然保留,可以继续监听ZNode上的变更,是Zookeeper 3.6.0版本新增的功能

一次性的Watch可以在调用getData()、getChildren()和exists()等方法时在参数中进行设置,永久性的Watch则需要调用addWatch()来实现。

并且一次性的Watch会存在问题,因为在Watch触发的事件到达客户端、再到客户端设立新的Watch,是有一个时间间隔的。而如果在这个时间间隔中发生的变更,客户端则无法感知。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Zookeeper集群架构

ZAB协议

把前面的都铺垫好之后就可以来从整体架构的角度再深入了解Zookeeper。Zookeeper为了保证其高可用,采用的基于主从的读写分离架构。

  • 我们知道在类似的redis主从架构中,节点之间是采用的Gossip协议来进行通信的,那么在Zookeeper中通信协议是什么?

答案是**ZAB(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协议。

ZAB协议是一种支持崩溃恢复的的原子广播协议,用于在Zookeeper之间传递消息,使所有的节点都保持同步。ZAB同时具有高性能、高可用的、容易上手、利于维护的特点,同时支持自动的故障恢复。

ZAB协议将Zookeeper集群中的节点划分成了三个角色,分别是Leader、Follower和Observer,如下图: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总的来说,这套架构和Redis主从或者MySQL主从的架构类似(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之前的写的文章,都有聊过)

  • Redis主从

  • MySQL主从

不同点在于,通常的主从架构中存在两种角色,分别是Leader、Follower(或者是Master、Slave),但Zookeeper中多了一个Observer。

  • 那问题来了,Observer和Follower的区别是啥呢?

本质上来说两者的功能是一样的,  都为Zookeeper提供了横向扩展的能力,使其能够扛住更多的并发。但区别在于Leader的选举过程中,Observer不参与投票选举。

顺序一致性

上文提到了Zookeeper集群中是读写分离的,只有Leader节点能处理写请求,如果Follower节点接收到了写请求,会将该请求转发给Leader节点处理,Follower节点自身是不会处理写请求的。

Leader节点接收到消息之后,会按照请求的严格顺序一一的进行处理。这是Zookeeper的一大特点,它会保证消息的顺序一致性。

  • 举个例子,如果消息A比消息B先到,那么在所有的Zookeeper节点中,消息A都会先于消息B到达,Zookeeper会保证消息的全局顺序。

zxid

那Zookeeper是如何保证消息的顺序?答案是通过zxid。

可以简单的把zxid理解成Zookeeper中消息的唯一ID,节点之间会通过发送**Proposal(事务提议)**来进行通信、数据同步,proposal中就会带上zxid和具体的数据(Message)。而zxid由两部分组成: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 epoch 可以理解成朝代,或者说Leader迭代的版本,每个Leader的epoch都不一样

  • counter 计数器,来一条消息就会自增

这也是唯一zxid生成算法的底层实现,由于每个Leader所使用的epoch都是唯一的,而不同的消息在相同的epoch中,counter的值是不同的,这样一来所有的proposal在Zookeeper集群中都有唯一的zxid。

恢复模式

正常运行的Zookeeper集群会处于广播模式。相反,如果超过半数的节点宕机,就会进入恢复模式。

  • 什么是恢复模式?

在Zookeeper集群中,存在两种模式,分别是:

  • 恢复模式

  • 广播模式

当Zookeeper集群故障时会进入恢复模式,也叫做Leader  Activation,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此阶段选举出Leader。节点之间会生成zxid和Proposal,然后相互投票。投票是要有原则的,主要有两条:

  • 选举出来的Leader的zxid一定要是所有的Follower中最大的

  • 并且已有超过半数的Follower返回了ACK,表示认可选举出来的Leader

如果在选举的过程中发生异常,Zookeeper会直接进行新一轮的选举。如果一切顺利,Leader就会被成功选举出来,但是此时集群还不能正常对外提供服务,因为新的Leader和Follower之间还没有进行关键的数据同步。

此后,Leader会等待其余的Follower来连接,然后通过Proposal向所有的Follower发送其缺失的数据。

  • 至于怎么知道缺失哪些数据,Proposal本身是要记录日志,通过Proposal中的zxid的低32位的Counter中的值,就可以做一个Diff

当然这里有个优化,如果缺失的数据太多,那么一条一条的发送Proposal效率太低。所以如果Leader发现缺失的数据过多就会将当前的数据打个快照,直接打包发送给Follower。

新选举出来的Leader的Epoch,会在原来的值上+1,并且将Counter重置为0。

  • 到这你是不是以为就完了?实际上到这还是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数据同步完成之后,Leader会发送一个NEW_LEADER的Proposal给Follower,当且仅当该Proposal被过半的Follower返回Ack之后,Leader才会Commit该NEW_LEADER  Proposal,集群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

至此,恢复模式结束,集群进入广播模式。

广播模式

在广播模式下,Leader接收到消息之后,会向其他所有Follower发送Proposal(事务提议),Follower接收到Proposal之后会返回ACK给Leader。当Leader收到了quorums个ACK之后,当前Proposal就会提交,被应用到节点的内存中去。quorum个是多少呢?

Zookeeper官方建议每2个Zookeeper节点中,至少有一个需要返回ACK才行,假设有N个Zookeeper节点,那计算公式应该是n/2 +  1。

这样可能不是很直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超过半数的Follower返回了ACK,该Proposal就能够提交,并且应用至内存中的ZNode。

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Zookeeper使用2PC来保证节点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如上图),但是由于Leader需要跟所有的Follower交互,这样一来通信的开销会变得较大,Zookeeper的性能就会下降。所以为了提升Zookeeper的性能,才从所有的Follower节点返回ACK变成了过半的Follower返回ACK即可。

到此,关于“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


网站题目:Zookeeper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转载注明:http://mswzjz.cn/article/jccpci.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