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锐智能攀枝花建站部专注攀枝花网站设计 攀枝花网站制作 攀枝花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服务热线:400-028-6601

网站建设知识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linux命令dead Linux命令的功能,最好能举例说明

linux里ntp服务状态时dead怎么办

ntp的设置是不是有问题? 直接没有设置启动的? 也许可以先看看日志中有没有什么提示.

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网站制作、成都做网站、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祁门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我的印像是.一定要设置上一级对时服务器,或是设置自己的硬件时钟为上级(说法不标准).

之后启动服务这后是你说的这个状态. 需要过几分钟就恢复为正常状态了. 客户端就可以 同步时间了. 并不是启动后马上就正常工作.

linux无法查看防火墙状态

根据提示看操作系统应该是centos7系统。

查看防火墙状态,请参考如下命令: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linux怎么跑老化

Linux实现ARP缓存老化时间原理问题深入解析

来源:番茄系统家园浏览:184时间:2022-10-13 11:46:28

一.问题

众所周知,ARP是一个链路层的地址解析协议,它以IP地址为键值,查询保有该IP地址主机的MAC地址。协议的详情就不详述了,你可以看RFC,也可以看教科书。这里写这么一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做一点记录,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点思路。具体呢,我遇到过两个问题:

1.使用keepalived进行热备份的系统需要一个虚拟的IP地址,然而该虚拟IP地址到底属于哪台机器是根据热备群的主备来决定的,因此主机器在获得该虚拟IP的时候,必须要广播一个免费的arp,起初人们认为这没有必要,理由是不这么做,热备群也工作的很好,然而事实证明,这是必须的;

2.ARP缓存表项都有一个老化时间,然而在linux系统中却没有给出具体如何来设置这个老化时间。那么到底怎么设置这个老化时间呢?

二.解答问题前的说明

ARP协议的规范只是阐述了地址解析的细节,然而并没有规定协议栈的实现如何去维护ARP缓存。ARP缓存需要有一个到期时间,这是必要的,因为ARP缓存并不维护映射的状态,也不进行认证,因此协议本身不能保证这种映射永远都是正确的,它只能保证该映射在得到arp应答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是有效的。这也给了ARP欺骗以可乘之机,不过本文不讨论这种欺骗。

像Cisco或者基于VRP的华为设备都有明确的配置来配置arp缓存的到期时间,然而Linux系统中却没有这样的配置,起码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直接配置。Linux用户都知道如果需要配置什么系统行为,那么使用sysctl工具配置procfs下的sys接口是一个方法,然而当我们google了好久,终于发现关于ARP的配置处在/proc/sys/net/ipv4/neigh/ethX的时候,我们最终又迷茫于该目录下的N多文件,即使去查询Linux内核的Documents也不能清晰的明了这些文件的具体含义。对于Linux这样的成熟系统,一定有办法来配置ARP缓存的到期时间,但是具体到操作上,到底怎么配置呢?这还得从Linux实现的ARP状态机说起。

如果你看过《Understading Linux Networking Internals》并且真的做到深入理解的话,那么本文讲的基本就是废话,但是很多人是没有看过那本书的,因此本文的内容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Linux协议栈实现为ARP缓存维护了一个状态机,在理解具体的行为之前,先看一下下面的图(该图基于《Understading Linux Networking Internals》里面的图26-13修改,在第二十六章):

在上图中,我们看到只有arp缓存项的reachable状态对于外发包是可用的,对于stale状态的arp缓存项而言,它实际上是不可用的。如果此时有人要发包,那么需要进行重新解析,对于常规的理解,重新解析意味着要重新发送arp请求,然后事实上却不一定这样,因为Linux为arp增加了一个“事件点”来“不用发送arp请求”而对arp协议生成的缓存维护的优化措施,事实上,这种措施十分有效。这就是arp的“确认”机制,也就是说,如果说从一个邻居主动发来一个数据包到本机,那么就可以确认该包的“上一跳”这个邻居是有效的,然而为何只有到达本机的包才能确认“上一跳”这个邻居的有效性呢?因为Linux并不想为IP层的处理增加负担,也即不想改变IP层的原始语义。

Linux维护一个stale状态其实就是为了保留一个neighbour结构体,在其状态改变时只是个别字段得到修改或者填充。如果按照简单的实现,只保存一个reachable状态即可,其到期则删除arp缓存表项。Linux的做法只是做了很多的优化,但是如果你为这些优化而绞尽脑汁,那就悲剧了...

三.Linux如何来维护这个stale状态

在Linux实现的ARP状态机中,最复杂的就是stale状态了,在此状态中的arp缓存表项面临着生死抉择,抉择者就是本地发出的包,如果本地发出的包使用了这个stale状态的arp缓存表项,那么就将状态机推进到delay状态,如果在“垃圾收集”定时器到期后还没有人使用该邻居,那么就有可能删除这个表项了,到底删除吗?这样看看有木有其它路径使用它,关键是看路由缓存,路由缓存虽然是一个第三层的概念,然而却保留了该路由的下一条的ARP缓存表项,这个意义上,Linux的路由缓存实则一个转发表而不是一个路由表。

如果有外发包使用了这个表项,那么该表项的ARP状态机将进入delay状态,在delay状态中,只要有“本地”确认的到来(本地接收包的上一跳来自该邻居),linux还是不会发送ARP请求的,但是如果一直都没有本地确认,那么Linux就将发送真正的ARP请求了,进入probe状态。因此可以看到,从stale状态开始,所有的状态只是为一种优化措施而存在的,stale状态的ARP缓存表项就是一个缓存的缓存,如果Linux只是将过期的reachable状态的arp缓存表项删除,语义是一样的,但是实现看起来以及理解起来会简单得多!

再次强调,reachable过期进入stale状态而不是直接删除,是为了保留neighbour结构体,优化内存以及CPU利用,实际上进入stale状态的arp缓存表项时不可用的,要想使其可用,要么在delay状态定时器到期前本地给予了确认,比如tcp收到了一个包,要么delay状态到期进入probe状态后arp请求得到了回应。否则还是会被删除。

四.Linux的ARP缓存实现要点

在blog中分析源码是儿时的记忆了,现在不再浪费版面了。只要知道Linux在实现arp时维护的几个定时器的要点即可。

1.Reachable状态定时器

每当有arp回应到达或者其它能证明该ARP表项表示的邻居真的可达时,启动该定时器。到期时根据配置的时间将对应的ARP缓存表项转换到下一个状态。

2.垃圾回收定时器

定时启动该定时器,具体下一次什么到期,是根据配置的base_reachable_time来决定的,具体见下面的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neigh_periodic_timer(unsigned long arg)

{

...

if (time_after(now, tbl-last_rand + 300 * HZ)) { //内核每5分钟重新进行一次配置

struct neigh_parms *p;

tbl-last_rand = now;

for (p = tbl-parms; p; p = p-next)

p-reachable_time =

neigh_rand_reach_time(p-base_reachable_time);

}

...

/* Cycle through all hash buckets every base_reachable_time/2 ticks.

* ARP entry timeouts range from 1/2 base_reachable_time to 3/2

* base_reachable_time.

*/

expire = tbl-parms.base_reachable_time 1;

expire /= (tbl-hash_mask + 1);

if (!expire)

expire = 1;

//下次何时到期完全基于base_reachable_time);

mod_timer(tbl-gc_timer, now + expire);

...

}

static void neigh_periodic_timer(unsigned long arg)

{

...

if (time_after(now, tbl-last_rand + 300 * HZ)) { //内核每5分钟重新进行一次配置

struct neigh_parms *p;

tbl-last_rand = now;

for (p = tbl-parms; p; p = p-next)

p-reachable_time =

neigh_rand_reach_time(p-base_reachable_time);

}

...

/* Cycle through all hash buckets every base_reachable_time/2 ticks.

* ARP entry timeouts range from 1/2 base_reachable_time to 3/2

* base_reachable_time.

*/

expire = tbl-parms.base_reachable_time 1;

expire /= (tbl-hash_mask + 1);

if (!expire)

expire = 1;

//下次何时到期完全基于base_reachable_time);

mod_timer(tbl-gc_timer, now + expire);

...

}

一旦这个定时器到期,将执行neigh_periodic_timer回调函数,里面有以下的逻辑,也即上面的...省略的部分: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if (atomic_read(n-refcnt) == 1 //n-used可能会因为“本地确认”机制而向前推进

(state == NUD_FAILED ||time_after(now, n-used + n-parms-gc_staletime))) {

*np = n-next;

n-dead = 1;

write_unlock(n-lock);

neigh_release(n);

continue;

}

if (atomic_read(n-refcnt) == 1 //n-used可能会因为“本地确认”机制而向前推进

(state == NUD_FAILED ||time_after(now, n-used + n-parms-gc_staletime))) {

*np = n-next;

n-dead = 1;

write_unlock(n-lock);

neigh_release(n);

continue;

}

如果在实验中,你的处于stale状态的表项没有被及时删除,那么试着执行一下下面的命令:

[plain] view plaincopyprint?ip route flush cache

ip route flush cache然后再看看ip neigh ls all的结果,注意,不要指望马上会被删除,因为此时垃圾回收定时器还没有到期呢...但是我敢保证,不长的时间之后,该缓存表项将被删除。

五.第一个问题的解决

在启用keepalived进行基于vrrp热备份的群组上,很多同学认为根本不需要在进入master状态时重新绑定自己的MAC地址和虚拟IP地址,然而这是根本错误的,如果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那也是侥幸,因为各个路由器上默认配置的arp超时时间一般很短,然而我们不能依赖这种配置。请看下面的图示:

如果发生了切换,假设路由器上的arp缓存超时时间为1小时,那么在将近一小时内,单向数据将无法通信(假设群组中的主机不会发送数据通过路由器,排出“本地确认”,毕竟我不知道路由器是不是在运行Linux),路由器上的数据将持续不断的法往原来的master,然而原始的matser已经不再持有虚拟IP地址。

因此,为了使得数据行为不再依赖路由器的配置,必须在vrrp协议下切换到master时手动绑定虚拟IP地址和自己的MAC地址,在Linux上使用方便的arping则是:

[plain] view plaincopyprint?arping -i ethX -S 1.1.1.1 -B -c 1

arping -i ethX -S 1.1.1.1 -B -c 1这样一来,获得1.1.1.1这个IP地址的master主机将IP地址为255.255.255.255的ARP请求广播到全网,假设路由器运行Linux,则路由器接收到该ARP请求后将根据来源IP地址更新其本地的ARP缓存表项(如果有的话),然而问题是,该表项更新的结果状态却是stale,这只是ARP的规定,具体在代码中体现是这样的,在arp_process函数的最后: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if (arp-ar_op != htons(ARPOP_REPLY) || skb-pkt_type != PACKET_HOST)

state = NUD_STALE;

neigh_update(n, sha, state, override ? NEIGH_UPDATE_F_OVERRIDE : 0);

if (arp-ar_op != htons(ARPOP_REPLY) || skb-pkt_type != PACKET_HOST)

state = NUD_STALE;

neigh_update(n, sha, state, override ? NEIGH_UPDATE_F_OVERRIDE : 0);

由此可见,只有实际的外发包的下一跳是1.1.1.1时,才会通过“本地确认”机制或者实际发送ARP请求的方式将对应的MAC地址映射reachable状态。

更正:在看了keepalived的源码之后,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毕竟keepalived已经很成熟了,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keepalived在某主机切换到master之后,会主动发送免费arp,在keepalived中有代码如是: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vrrp_send_update(vrrp_rt * vrrp, ip_address * ipaddress, int idx)

{

char *msg;

char addr_str[41];

if (!IP_IS6(ipaddress)) {

msg = "gratuitous ARPs";

inet_ntop(AF_INET, ipaddress-u.sin.sin_addr, addr_str, 41);

send_gratuitous_arp(ipaddress);

} else {

msg = "Unsolicited Neighbour Adverts";

inet_ntop(AF_INET6, ipaddress-u.sin6_addr, addr_str, 41);

ndisc_send_unsolicited_na(ipaddress);

}

if (0 == idx debug 32) {

log_message(LOG_INFO, "VRRP_Instance(%s) Sending %s on %s for %s",

vrrp-iname, msg, IF_NAME(ipaddress-ifp), addr_str);

}

}

vrrp_send_update(vrrp_rt * vrrp, ip_address * ipaddress, int idx)

{

char *msg;

char addr_str[41];

if (!IP_IS6(ipaddress)) {

msg = "gratuitous ARPs";

inet_ntop(AF_INET, ipaddress-u.sin.sin_addr, addr_str, 41);

send_gratuitous_arp(ipaddress);

} else {

msg = "Unsolicited Neighbour Adverts";

inet_ntop(AF_INET6, ipaddress-u.sin6_addr, addr_str, 41);

ndisc_send_unsolicited_na(ipaddress);

}

if (0 == idx debug 32) {

log_message(LOG_INFO, "VRRP_Instance(%s) Sending %s on %s for %s",

vrrp-iname, msg, IF_NAME(ipaddress-ifp), addr_str);

}

}

六.第二个问题的解决

扯了这么多,在Linux上到底怎么设置ARP缓存的老化时间呢?

我们看到/proc/sys/net/ipv4/neigh/ethX目录下面有多个文件,到底哪个是ARP缓存的老化时间呢?实际上,直接点说,就是base_reachable_time这个文件。其它的都只是优化行为的措施。比如gc_stale_time这个文件记录的是“ARP缓存表项的缓存”的存活时间,该时间只是一个缓存的缓存的存活时间,在该时间内,如果需要用到该邻居,那么直接使用表项记录的数据作为ARP请求的内容即可,或者得到“本地确认”后直接将其置为reachable状态,而不用再通过路由查找,ARP查找,ARP邻居创建,ARP邻居解析这种慢速的方式。

默认情况下,reachable状态的超时时间是30秒,超过30秒,ARP缓存表项将改为stale状态,此时,你可以认为该表项已经老化到期了,只是Linux的实现中并没有将其删除罢了,再过了gc_stale_time时间,表项才被删除。在ARP缓存表项成为非reachable之后,垃圾回收器负责执行“再过了gc_stale_time时间,表项才被删除”这件事,这个定时器的下次到期时间是根据base_reachable_time计算出来的,具体就是在neigh_periodic_timer中: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if (time_after(now, tbl-last_rand + 300 * HZ)) {

struct neigh_parms *p;

tbl-last_rand = now;

for (p = tbl-parms; p; p = p-next)

//随计化很重要,防止“共振行为”引发的ARP解析风暴

p-reachable_time = neigh_rand_reach_time(p-base_reachable_time);

}

...

expire = tbl-parms.base_reachable_time 1;

expire /= (tbl-hash_mask + 1);

if (!expire)

expire = 1;

mod_timer(tbl-gc_timer, now + expire);

if (time_after(now, tbl-last_rand + 300 * HZ)) {

struct neigh_parms *p;

tbl-last_rand = now;

for (p = tbl-parms; p; p = p-next)

//随计化很重要,防止“共振行为”引发的ARP解析风暴

p-reachable_time = neigh_rand_reach_time(p-base_reachable_time);

}

...

expire = tbl-parms.base_reachable_time 1;

expire /= (tbl-hash_mask + 1);

if (!expire)

expire = 1;

mod_timer(tbl-gc_timer, now + expire);

可见一斑啊!适当地,我们可以通过看代码注释来理解这一点,好心人都会写上注释的。为了实验的条理清晰,我们设计以下两个场景:

1.使用iptables禁止一切本地接收,从而屏蔽arp本地确认,使用sysctl将base_reachable_time设置为5秒,将gc_stale_time为5秒。

2.关闭iptables的禁止策略,使用TCP下载外部网络一个超大文件或者进行持续短连接,使用sysctl将base_reachable_time设置为5秒,将gc_stale_time为5秒。

在两个场景下都使用ping命令来ping本地局域网的默认网关,然后迅速Ctrl-C掉这个ping,用ip neigh show all可以看到默认网关的arp表项,然而在场景1下,大约5秒之内,arp表项将变为stale之后不再改变,再ping的话,表项先变为delay再变为probe,然后为reachable,5秒之内再次成为stale,而在场景2下,arp表项持续为reachable以及dealy,这说明了Linux中的ARP状态机。那么为何场景1中,当表项成为stale之后很久都不会被删除呢?其实这是因为还有路由缓存项在使用它,此时你删除路由缓存之后,arp表项很快被删除。

七.总结

1.在Linux上如果你想设置你的ARP缓存老化时间,那么执行sysctl -w net.ipv4.neigh.ethX=Y即可,如果设置别的,只是影响了性能,在Linux中,ARP缓存老化以其变为stale状态为准,而不是以其表项被删除为准,stale状态只是对缓存又进行了缓存;

2.永远记住,在将一个IP地址更换到另一台本网段设备时,尽可能快地广播免费ARP,在Linux上可以使用arping来玩小技巧。


分享题目:linux命令dead Linux命令的功能,最好能举例说明
转载来源:http://mswzjz.cn/article/ddicicp.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