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攀枝花网站设计 攀枝花网站制作 攀枝花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服务热线:400-028-6601

网站建设知识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28年后卷土再来,那些混业经营日入万金的金控公司

金融分业、混业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温度,不仅与内在机制关联,更与全球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作者:晨曦。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创新互联建站专业为企业提供颍州网站建设、颍州做网站、颍州网站设计、颍州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颍州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十载颍州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

商业银行拿下券商牌照,对金融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近日,关于银行将获得券商牌照的消息再度来袭。消息称,证监会正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进行试点,设立券商。

尽管证监会并未对此消息进行公开确认,但在业内看来,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金融机构混业或已成大趋势。

毕竟,打破分业经营,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早在5年前,市场就有此推测。不过,鉴于我国长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事实,银行持有券商牌照后,其监管难度势必有所增加。

28年后卷土再来,那些混业经营日入万金的金控公司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眼下上演的混业经营,不过是金融200年历史长河中一个切片而已。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就曾纷纷设立证券营业部,开始混业经营。

但在1992年下半年,受房地产热及证券热影响,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致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在此影响下,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明确严格分业经营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一直延续至今。

而近一两年来,随着我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打破固有的分业监管模式被业内看做是大势所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一直执行分业经营原则,但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实际上混业经营的禁忌在国内早已被逐步打破。

去年,监管层面就金融控股公司下发专门文件,当时几家大型民营金控被直接点名,其中不乏几家新经济独角兽。

金控公司为什么会备受监管关注,混业经营有哪些机会和风险?我国现行制度与国外相比,又存在哪些异同?

所谓金融控股公司,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组成,背后关联数百家公司,其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这些被关联的公司,可以是信托,可以是基金,可以是保险,甚至可以是与你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当然也可能只是个空壳公司。它们可以用5亿撬动上百亿人民币的资金,赚取数万亿净利润。

这种日入万金的金融控股公司,在2016年的时候,国内已有50多家。

但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并非中国独有和首创。目前,除中国之外,美国、日本、英国等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纵观历史,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在各国的萌芽时间大不相同,但其发展之路径却极为相似。

他们大多都是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时萌芽生长,又在经济遭遇危机时被收缩,但却总能耐心修炼,在经济再次高速发展时,浮出水面,大展拳脚,形成行业垄断。

如何来看待中国当下的金融分业与混业趋势,美日英三国的金控发展历程或许可以参考。

美国模式:第一家超级金融控股集团——花旗集团

窥探历史,不管是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还是诸如中国这样新崛起的经济体,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但无一例外,在金融控股发展历程中,证券及投资是大多数国家发展金控模式的主要抓手。

“在其位,谋其职”,不仅是人,企业们也一样,选好领域,经营擅长的业务,发挥自身优势,最恰当不过。但事实上,总有企业喜欢越界,跨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从某种角度来说,就跟银行与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的越界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仅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来看,美国的银行是最早的“越界者”。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迅猛攀升,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金融业也快速发展。

彼时,美国监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作为投资银行承销证券,但一些商业银行仍旧暗自成立关联机构,进行证券代销,顶风作案。

直到1929年,当不计其数的人聚集在纽约华尔街,眼见股市暴跌,迎接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萧条之时,美国大多银行也因曾经疯狂涉足证券市场而开始倒闭并遭遇挤兑,损失惨重。

股市暴跌,银行倒闭,私自经营证券业务的行为东窗事发。

于是,1933年到1956期间,美国监管部门三番五令禁止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从事双方之间的业务,还要求银行不得并购与银行业务无关的商业企业,甚至不得跨地域开设分行。

然而在此期间,仍旧有不少证券公司,想方设法规避监管,通过先收购一家银行,然后将其存款或贷款业务出售的方式控制银行。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胀持续上升,银行存贷利率受限,导致存款流向证券及基金市场。为求生存,银行不得不突破地域限制,拓宽业务范围,而监管部门也因担心银行倒闭,引发经济危机,宣布废除对银行控股地域上的限制。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银行的燃眉之急,在1979年到1999年,美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金额削减了近一半,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断衰退。

主营业务受到严重威胁,20世纪末,银行再也不完全依赖传统的贷款业务,开始拓展其他金融业务,如证券、租赁、信托投资等。在此期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逐渐形成。

1999年11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时,在美国人意识到实行了多年的商业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信托等业务的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限制其经济在全球自由竞争与发展的桎梏时,美国出台历史上有名的《金融服务现代法》,规定银行控股公司可以选择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直接或通过非银子公司从事任何金融相关的业务。

由此,美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交叉经营的混业经营时代正式开启。

就在该法规出台的当天,美联储理事会就批准了117家银行控股公司变成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

此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快速发展。直到2006年,美国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已达到600多家。

但其实,受美国意欲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影响,以及在政府诱导及支持下,早在1998年4月,美国第一家超级金融控股集团就已形成。这就是由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产生的花旗集团。

彼时,花旗集团不但可以经营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业务。

相关资料显示,彼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亿以上的客户、6000多万张信用卡消费客户。其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

日本模式:159万亿日元的金融超级航空母舰——瑞穗银行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为日本和韩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在模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就了彼时世界上的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在跟随美国金融市场自由化步伐下,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逐渐放开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管制,1997年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1998年便推出金融控股公司制度。

1999年,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兴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宣布合并。由此,彼时世界上规模的金融资本集团——瑞穗银行成立,日本开启了金控模式。

据统计,当时三家银行合计总资产达159万亿日元,是彼时日本国内的东京三菱银行(约78万亿日元)的两倍多,并超过先前合并诞生的德意志银行等特大型金融集团,瑞穗银行也因此而被称之为“金融超级航空母舰”。

更为夸张的是,三家银行的合作消息被透露出来以后,当日上午,东京股票市场上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金融股竟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热点。受此消息影响,东京股市当日平均股价从一开盘便开始劲升,最后以18098.11点报收,较前一日上涨了218.37点。

此后,三菱联合、三井住友相继成立,并与瑞穗金融控股公司并列成成为日本三大金融控股公司。

与日本毗邻的韩国,则是在1999年才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2000年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上得到认可。

2002年,韩光银行、和平银行、庆南银行合并,韩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有利金融控股公司成立。

英国模式:为拯救经济而诞生的汇丰银行

除日韩对美国金融控股的参照之外,在提及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英国。

原因在于,第一,两国金融控股的发展时间相近,均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二,则因为两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背景有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攀升期间发展的产物,那么英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则更像为拯救该国经济而诞生的救星。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英国的金融服务业产值虽占到全国GDP的15%,但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伦敦将失去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经济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为此,撒切尔政府出台《金融服务法》,彻底消除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之间的界限。由此,英国的银行迅速开展并形成以银行为母公司,收购其他金融公司为子公司的金融控股模式。

随后,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等大银行相继迅速扩张为英国规模较大的金融控股公司,英国金融控股公司扬帆起航。

美国探索,日韩复制,相比之下,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起步和形成时间则相对较晚,远落后于欧美等国。

英美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而中国第一家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点的公司则产生于1979年,比欧美等国相比,晚了一个世纪左右。

中国金控发展历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回溯历史会发现,欧美等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及发展,多是由于市场的推动,不管是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还是德意志银行与美国信孚银行(美国排名第八的一家控股银行)的合并,都能说明这一点。但反观国内金融控股的发展,由于各国体制不同,中国的金控发展进程更多是由政府层面推动。

比如,我国第一家由国务院特批成立的,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点的公司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它成立的初衷是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用来解决国内经济建设资金问题的。

而后,随着监管的放开,银行才被允许可以试办各种信托业务。至此,各大商业银行才跑马圈地,纷纷突破分工界限,拓展跨业业务。

比如,中、农、工、建四大行不但建立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还在所属信托投资公司中设立证券部,从事企业证券的发行、代理买卖或自营业务。

1986年,建设银行先后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则以新中国第一家综合经营试验点银行的特殊身份,于1988年和1991年分别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即现在的海通证券)及太平洋保险公司。

此外,交通银行还公开经营保险、信托、房地产等非银行金融业务。直到1993年时,交通银行的金控雏形已现。

同一期间,一些商业商业银行在染指证券业务的同时,还向地产、保险、投资、贸易等领域拓展。

彼时商业银行这种跨业发展的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然而,这段快活且自由的日子,却并没有持续太久。1993年,成为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1992下半年,在房地产热与证券投资热的浪潮中,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加速累积了银行自身的风险,也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受此影响,监管部门开始对金融业秩序进行整顿,金融控股公司也因此迎来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监管。

1993年12月至1995年期间,一系列监管政策相继出台。监管层一方面规定国有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另一方面要求国有银行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离关系,分业经营。

这直接导致此前各大银行苦心成立或投资的金融业务被剥离。1999年,交通银行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订转让协议,将太平洋保险与海通证券两家公司的相关权益进行转让。由此,交通银行转变为专业性的商业银行,不再是金融控股公司。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美国当时的一些证券公司不愿放弃金融业务而另辟蹊径躲避监管相同,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法律法规的限制,则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投资银行,并逐步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比如,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境外企业,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与东南亚银行合作在香港收购西敏证券,并将其改名为工商东南金融控股公司。

在此期间,各地的商业银行以及信托投资公司,也并未完全将此前组建的证券公司剥离。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外部竞争加大,监管部门才逐渐放开政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之间的资金壁垒被打开。

这也是为何当下从整个市场来看,银行系所控股的金融机构多为保险、证券、基金、融资租赁的原因。毕竟在金融控股公司探索早期,以上几项业务就已被对银行开放,并被银行牢牢抓住。

2002年伴随着中信集团、中国平安和光大集团三家机构经批准试点成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国内最早的一批金控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从2005年到2009年期间,各大银行又相继成立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及租赁公司。他们的具体玩法是通过采取控股子公司的形式涉足不同领域的金融业务。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出现呆滞。为挽救地区经济,解决资本难题,地方银行、证券、保险、产业基金和租赁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由此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加速成立,并在2015年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

如今,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分为五大派系,分别是金融系、央企系、地方系、民营系、互联网系五大类。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大多单独设立或参股的方式,涉足金融机构。

其中金融系又分为银行系与非银金融系,银行系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成立或参股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

非银系如平安集团、中国信达、中国东方等成立或参股的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

央企系如招商局、中信集团、中石油等;地方系如上海国际、浙江省金融控股、越秀金控等;民营系如海航、复星国际、恒大等;互联网系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国内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已达53家。

另根据新财富统计,截至2017年国内民营资本已经控制了近200家金融机构,总资产接近26万亿元,其中不乏部分大型的民企金控集团已经超过万亿级别的体量。

双面金控:蚂蚁腿上的大象

金融控股公司的迅猛发展不无道理,各大实体企业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不但可以扩大资本来源,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收益。

然而,有利必有弊,金融控股公司虽能帮助企业得到诸多好处,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

以美国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例,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不负责具体业务,主要负责重要决策及管理,各子公司相互独立,但由于其非银业务占比较高,因此系统性风险也更为突出。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影响,花旗银行受到破产冲击,由于花旗银行将用户的存管资金及央行的流动性资金支持,投资了高风险,高收益的非银业务。以至于危机期间,即使美国政府三番五次的救助,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危机。

英国的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其母公司大多以银行业务为主,银行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同时负责控股公司的管理,各个子公司虽相互独立,但当子公司发生危机时,也会将风险传导至母公司。

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以平行且同等的形式存在,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且母公司都是银行,但对母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其中一个业务发生风险,其他业务也会受到直接影响。但由于德国银行从发展之初便开始采取全能银行模式,因此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轻易复制的。

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有两种运营模式,即事业型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前者为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后者最典型的则为平安集团。

而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风险主要聚集在一些非金融企业以非自有资金进行虚假注资、循环注资,将金融机构作为“提款机”,使得实业板块与金融板块风险交叉传递等风险。

最典型的案例是安邦保险,2017年5月,安邦被爆先是以6名个人投资者用5.6亿元的资金,投资于49家号称总注册资本达到24亿元的企业,再通过“幼蛇吞巨象”的控股方式,撬动对安邦98%的股权、600多亿元的注册资金和超过19000亿元的资产。

但实际上,这些个人股东并未实际出资600多亿元现金支撑安邦的运作,而是进行了虚假出资、循环出资。

此外,在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中,明天系也是值得一提的案例。新财富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明天系已经控参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租赁、期货等,覆盖了金融业全部牌照,其控参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高达3万亿。

然而,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以及外汇管制,监管层要求金控公司以偿债的方式来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明天系实控人在香港被控制等风波传出后,“明天系”控股运作模式的弊病开始爆发。

旗下公司频频出现兑付风险,“明天系”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试图拯救庞大的集团,但无济于事。

去年5月,明天系旗下最早、最核心的的金融资产——包商银行,也因被明天系占用资金,而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所接管。

金控发展200年,监管变革200年

事实上,为了抑制金融控股公司发生风险,各国都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但各个国家又因具体模式及国家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监管模式。

美国采取的是分业监管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的各个子公司根据业务不同接受不同行业监管机构监管。美联储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型监管者”,主要从整体上评估和监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的影响,必要时拥有对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的仲裁权。

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因与美国的模式相似,因此,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方式也与美国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2019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审查批准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银保监对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进行监管;财政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且各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合作及信息共享。

而北欧国家与德国则采取统一监管的模式,即将所有金融机构归纳于同一个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具体为德国在其财政部门下设置了一个联邦金融监管局,统一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另外再下设银行、证券、保险部,以及银行与证券、证券与保险、银行与保险三个相互交叉的监管部。

澳大利亚与荷兰则采取双峰监管模式,即将银行与保险业进行统一监管,在把证券业独立出来,着重市场行为监管。

从雏形初现到当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已超过200多年。它们有的萌芽于经济发展之时,有的产生于经济衰退之际,而无论属于哪一种,其发展过程中,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风雨之中,暗自滋长,才换得最终的破土而出,延续至今。

而梳理各国金融控股发展史,最终会发现,金融分业、混业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温度,不仅与内在机制关联,更与全球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新时代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研究》 作者:连平 等著)


网页名称:28年后卷土再来,那些混业经营日入万金的金控公司
链接地址:http://mswzjz.cn/article/cpphcp.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