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实现高效的企业级微服务治理

众所周知,在一些中大型应用中,企业通常会拥有数千个微服务。同时,每个团队在选择自己的技术堆栈时也拥有着一定的自主权。那么,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微服务的治理机制,来避免构建出那些难以管理且不稳定的架构。而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企业将会面临如下的挑战:

创新互联是专业的密云网站建设公司,密云接单;提供网站制作、成都网站设计,网页设计,网站设计,建网站,PHP网站建设等专业做网站服务;采用PHP框架,可快速的进行密云网站开发网页制作和功能扩展;专业做搜索引擎喜爱的网站,专业的做网站团队,希望更多企业前来合作!

  • 缺乏适当的机制来监控与衡量现有的产品性能,进而失去新产品的创新力。
  • 由于缺少合适的平台,企业将无法从整体上获得洞见,也无法与IT团队进行规划与整体设计。
  • 各种过期的文档将会严重影响产品交付的敏捷性。
  • 自治团队与系统无法通过平台进行相互操作与协作,企业会因为丧失敏捷性而无法遵循联合开发(federated development)的原则。

虽然每个团队都应当具有标准化的策略可供遵循,但是任何集中式的治理方式都可能会违背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原则,即:“为团队提供自治性和敏捷性”。因此,在面对具有多个系统和复杂操作的企业级集成环境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提供分散式的治理方案?

在实施微服务治理策略时,我们往往需要在思维上进行范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各种治理策略应当符合微服务的核心原则,即:各种独立且自包含的服务、单一的职责、以及跨职能的团队,需要与业务、策略、以及优秀实践保持一致。在此,我们提出三个实现高效的企业级微服务治理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基于域(domain-based),以产品为中心(product-centric)、平台思想(platform thinking)。根据这三种方法,我们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与微服务原则相一致的治理平台,以便企业能够自动化地整合各项全局策略、标准和指南。下面,我们将逐一展开讨论。

基于域

微服务体系架构的关键原理之一是:遵循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也就是说,我们的治理策略应当将“域”视为重点,其中各项业务或域专家应当根据DDD来定义信息模型。同时,企业还应该能够根据信息模型,为每个域定义相应的业务能力。

以产品为中心

企业应该能够根据现有的信息模型和业务功能,来轻松定义各种产品,并且能够为产品定义相应的业务KPI。在治理方面,我们还应当注意为企业提供有关现有产品、API、服务和实际KPI的整体视图。这些将能够帮助企业保持业务能力与最终客户在预期上的一致性,快速识别和评估创新产品的有效性。

平台思想

借助平台思想,企业应该能够为业务和IT提供自助化的服务治理平台,以便两者进行相互协调和协作。企业应该能够通过模板定义全局策略、标准和准则。团队可以根据他们为自己的领域所确定的工具、以及技术,来构建开发人员的模板。各种技术工件(artifact)应当通过模板来自动生成,并通过CI/CD管道被部署到相应的运行时(run-time)环境中,从而使得策略、标准和指南能够得到自动化的实现。

下图描述了一种业务体系架构。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它属于一种嵌入式的自助治理服务平台。

如上图所示,企业可以通过定义或上传现有的信息模型,来建立各种业务能力,并快速定义新产品、及其预期的KPI。而团队通过设计和创建API的定义,为微服务和业务事件定义那些消费者(consumer-driven)驱动的合约,以及各种非功能性的需求,以实现业务所定义的产品。同时,他们应该能够定义各种策略、优秀实践、访问规则、数据质量规则,上载相关的旧资产、数据源和集成点的各种元数据(meta-data)信息。这些实务都有助于团队在设计时定义好从消费者到API与微服务的业务能力,SOAP服务之类的旧资产,甚至是数据源的端到端线性关系。

我曾经有个客户,它的企业拥有4,000至5,000个微服务,甚至有10至20个相同的微服务版本映射到不同的消费者处。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必须依靠运行时的各种指标,来识别消费者正在使用的版本,并通过开展影响分析,以改善当前的敏捷性问题。在实践中,他们发现上述三种自助服务平台,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端到端的线性关系。

此类平台具有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使团队能够定义各种开发者模板,以便映射诸如:API定义、消费者驱动合约、集成点、策略、访问规则、数据质量规则等受控的元数据值。这些模板应当通过源代码管理(source control management,SCM)来进行版本控制,并与CI/CD的管道相集成,进而自动生成技术工件(如下图所示)。此处的技术工件包括:API代理、微服务和业务事件的框架、各层之间的映射、单元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用例、来自消费者驱动的合约stub,以及API文档等。这些将有助于企业根据各种受控制的元数据值产生一致性的输出,允许自己的团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以及促进IT部门不断交付业务价值。此外,通过各种数据质量规则、以及自动化管理策略,我们还应当将测试、基本安全性、以及认证等方面内置到CI/CD的流程中。

那些带有CI/CD管道的模板、以及线性集成点上的元数据,会使得我们能够将集成的逻辑汇总到可以独立控制与更新的管道中。此举不但能够支持联合开发,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面市的速度”。

通过模板自动生成的技术工件

就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说:“我们无法改善和管理那些无法衡量的内容。”可见,衡量性能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如上图所示,我们应该将运行时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反馈到平台上,以计算实际的KPI和NFR(非功能性需求),进而帮助企业和团队比较实际状态与计划上的差异,以便团队尽早获悉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结

可见,为了拥有一套有效的机制来实施微服务的治理,企业的主要推进方向应当是:通过具有基于域和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型,来搭建自助服务的治理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治理方法和一致性的微服务原则,企业将能够快速地交付出具有创新特质的新产品。

与此同时,自助服务平台为业务和IT部门提供了协作和协调的桥梁,它可以促进各个团队更加专注于交付出真正的业务价值。而那些经过治理的策略、标准和指南模板,也会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可重复性的技术输出。

通过采用上述三种微服务的治理方法,您的企业将能够实现设计时间和运行时的独立性,先进的联合开发模式,以及在不影响治理的情况下,加快体系架构的不断迭代。

新闻名称:三招实现高效的企业级微服务治理
本文链接:http://www.mswzjz.cn/qtweb/news36/278786.html

攀枝花网站建设、攀枝花网站运维推广公司-贝锐智能,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络营销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贝锐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