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阳哥。
公司主营业务:成都网站制作、成都网站建设、移动网站开发等业务。帮助企业客户真正实现互联网宣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成都创新互联公司是一支青春激扬、勤奋敬业、活力青春激扬、勤奋敬业、活力澎湃、和谐高效的团队。公司秉承以“开放、自由、严谨、自律”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感谢他们对我们的高要求,感谢他们从不同领域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让我们激情的团队有机会用头脑与智慧不断的给客户带来惊喜。成都创新互联公司推出万年免费做网站回馈大家。
今天和大家聊聊Go语言的「内存分配」和「逃逸分析」。
要搞清楚GO的逃逸分析一定要先搞清楚内存分配和堆栈:
内存既可以分配到堆中,也可以分配到栈中。
GO语言是如何进行内存分配的呢?其设计初衷和实现原理是什么呢?
要搞清楚上面的问题,我们先来聊一下内存管理和堆、栈的知识点: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动作:分配与释放。逃逸分析就是服务于内存分配的,而内存的释放由GC负责。
在Go语言中,栈的内存是由编译器自动进行分配和释放的,栈区往往存储着函数参数、局部变量和调用函数帧,它们随着函数的创建而分配,随着函数的退出而销毁。
Go应用程序运行时,每个 goroutine 都维护着一个自己的栈区,这个栈区只能自己使用不能被其他 goroutine 使用。栈是调用栈(call stack)的简称。一个栈通常又包含了许多栈帧(stack frame),它描述的是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与栈不同的是,堆区的内存一般由编译器和工程师自己共同进行管理分配,交给 Runtime GC 来释放。在堆上分配时,必须找到一块足够大的内存来存放新的变量数据。后续释放时,垃圾回收器扫描堆空间寻找不再被使用的对象。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用GO语言开发过程中,要考虑的内存管理只是针对堆内存而言的。
程序在运行期间可以主动从堆上申请内存,这些内存通过Go的内存分配器分配,并由垃圾收集器回收。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再从以下角度对比一下堆栈:
延伸知识点:为什么堆上的内存有时需要加锁?而不是一直需要加锁呢?
因为Go的内存分配策略学习了TCMalloc的线程缓存思想,他为每个处理器分配了一个mcache,注意:从mcache分配内存也是无锁的。
关注我,后面带大家详解这部分知识点。
原因是:栈内存能更好地利用CPU的缓存策略,因为栈空间相较于堆来说是更连续的。
下面就介绍今天的重头戏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堆和栈的知识点,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逃逸分析。
正如上面讲的,相比于把内存分配到堆中,分配到栈中优势更明显。
Go语言也是这么做的:Go编译器会尽可能将变量分配到到栈上。
但是,在函数返回后无法证明变量未被引用,则该变量将被分配到堆上,该变量不随函数栈的回收而回收。以此避免悬挂指针(dangling pointer)的问题。
另外,如果局部变量占用内存非常大,也会将其分配在堆上。
Go是如何确定内存是分配到栈上还是堆上的呢?
答案就是:逃逸分析。
编译器通过逃逸分析技术去选择堆或者栈,逃逸分析的基本思想如下:检查变量的生命周期是否是完全可知的,如果通过检查,则在栈上分配。否则,就是所谓的逃逸,必须在堆上进行分配。
Go语言虽然没有明确说明逃逸分析原则,但是有以下几点准则,是可以参考的。
我们使用这个命令来查看逃逸分析的结果:go build -gcflags '-m -m -l'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a := 666
fmt.Println(a)
}
因为Println(a ...interface{})的参数是interface{}
类型,编译期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参数类型,所以内存分配到堆中。
package main
func test() *int {
a := 10
return &a
}
func main() {
_ = test()
}
变量a在函数外部存在引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执行过程:当函数执行完毕,对应的栈帧就被销毁,但是引用已经被返回到函数之外。如果这时外部通过引用地址取值,虽然地址还在,但是这块内存已经被释放回收了,这就是非法内存。
为了避免上述非法内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变量的内存分配必须分配到堆上。
package main
func test() {
a := make([]int, 10000, 10000)
for i := 0; i < 10000; i++ {
a[i] = i
}
}
func main() {
test()
}
我们定义了一个容量为10000的int类型切片,发生了逃逸,内存分配到了堆上(heap)。
注意看:
我们再简单修改一下代码,将切片的容量和长度修改为1,再次查看逃逸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没有发生逃逸,内存默认分类到了栈上。
所以,当变量占用内存较大时,会发生逃逸分析,将内存分配到堆上。
我们再简单修改一下上面的代码:
package main
func test() {
l := 1
a := make([]int, l, l)
for i := 0; i < l; i++ {
a[i] = i
}
}
func main() {
test()
}
我们通过控制台的输出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发生了逃逸,分配到了heap堆中。
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虽然在代码段中给变量 l 赋值了1,但是编译期间只能识别到初始化int类型切片时,传入的长度和容量是变量l,编译期并不能确定变量l的值,所以发生了逃逸,会把内存分配到堆中。
好了,我们举了4个逃逸分析的经典案例,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理解了逃逸分析的作用和发生逃逸的场景。
我们来想一下,在理解逃逸分析的原理之后,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编码,进而提高程序的效率,更好的利用内存呢?
理解逃逸分析一定能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程序。知道变量分配在栈堆之上的差别后,我们就要尽量写出分配在栈上的代码。因为堆上的变量变少后,可以减轻内存分配的开销,减小GC的压力,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但是我们也要有过犹不及的指导思想。
我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开发模式,我们一定是在不断的需求变化,业务变化中求得平衡的:
举个日常开发中函数传参例子:
有些场景下我们不应该传递结构体指针,而应该直接传递结构体。
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直接传递结构体需要值拷贝,但是这是在栈上完成的操作,开销远比变量逃逸后动态地在堆上分配内存少的多。
当然这种做法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场景去分析: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你一定加深了堆栈的理解;搞清楚逃逸分析的作用和原理之后能够指导我们写出更优雅的代码。
我们在日常开发中,要根据实际场景考虑,如何将内存尽量分配到栈中,减少GC的压力,提高性能。
如何找到应用开发效率、程序运行效率、对机器的压力及负载的平衡点,是程序员进阶之旅中的必修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程序员升级打怪之旅」,作者「王中阳Go」,可以通过以下二维码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 程序员升级打怪之旅」公众号。
本文题目:Go内存分配和逃逸分析-理论篇
分享路径:http://www.mswzjz.cn/qtweb/news35/535.html
攀枝花网站建设、攀枝花网站运维推广公司-贝锐智能,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络营销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贝锐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