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是2的十次方,也是二进制计数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资料显示,中国程序员节的诞生是由于从业人员经常周末加班与工作日熬夜,因此部分互联网机构倡议每年10月24日为程序员节,并在这一天建议程序员拒绝加班。
倘若仔细审视1024节的定义,就会发现其本身像“二十二条军规”一样充满黑色幽默:建议程序员拒绝996的,正是开创了这些规则的机构本身。倘若一个机构要求加班,在被建议“拒绝加班”的条款下,1024到底是一种服从,还是一种违抗?毕竟“拒绝加班“,要在“要求加班”的情况下才成立。
这就像那个广为人知的两性关系的笑话:1、女朋友永远不会错;2、如果女朋友错了,参考第一条。类似的:1、程序员应该按照公司要求加班;2、如果公司要员工拒绝加班,参考第一条。
今年的10月24日,原本就是周六,但在996、大小周等已经成为常态的就业环境下,大多数程序员没有“拒绝加班“的狂欢,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过着最普通的一天。
在时代财经采访的三个样本中,有存款百万,辞去大厂技术leader职位的映华,有6年辗转5家公司,更愿意称自己为工程师的阿文,还有工作一段时间后返校深造,刚刚在科大讯飞开发者节获得细分赛道冠军的毛伟。
在他们的故事中,他们热爱这门手艺,也受困于这项工作,他们辗转于各大企业,或者暂时逃避,但编程这项事业,是且永远是他们一生的事业。
为什么非要谈理想,我就想挣点钱
北京程序员映华 工作时间8年 曾任一线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 目前待业
有段时间我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公司,每个人似乎都很想把事情做好,都是有理想的,但是最终加在一起就变成了很多个在“混”的团队?后来我去看了组织行为学,其实这些内耗对于大老板来说,都是不在意的,只要能达成某个目标就行,但是作为其中的个体就很难受。
我是疫情之后离职的,到现在差不多半年时间,一直在家闲着。
为什么离职?因为不爽。我之前在公司带十几个人的技术团队,后来团队空降了一个职级很高的人过来,对方想用自己的人替换我。如果是能力确实匹配,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去背调了要替代我的那个人,完全不能胜任。
我待得难受,就申请去了另一个业务线。但最后还是走了。其实“苟着”也不是不行,但就是不想待了。
这份工作唯一让我比较留恋的就是团队,我跟下属关系都很好,经常带他们吃饭。离职前我请了年假,他们知道我的情况,还跑来我在公司附近的公寓找我,问我要不要“行动”。后来想想觉得,单纯为了出口气,收益太小了,尤其是对他们来说。就算了。其实他们还是愿意继续跟着我的。
有一次“双十一”做活动,我们和某头部电商平台合作,要上一个项目,技术团队为这个加班了很久,最后要上线了,平台方想要多赠送一个广告位,公司的销售死活不同意,对方直接说不做了,活动就黄了。
工作白做了,但是我想通了。你有没有听过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一保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公司员工对公司是同时有“满意度”和“不满意度”两个平行感受的。当一个公司在高速成长的时候,员工对公司的“不满意”会被“高满意度”掩盖掉,等公司增长放缓,或者进入停滞,这些不满意才会暴露出来。这家公司就处在这个阶段。
像我这样的年龄,如果再过几年还没有做到管理几百人的位置,之后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我算了一下公司的人数,管理层的人数,大概能坐上去的概率,就放弃了。我觉得我是想的比较明白的那类人,发现这个事情无解,所以就离职了。
目前我有自己攒的一百多万存款,放在银行。我对风险厌恶度极高,买的是最普通的那种理财产品,这两天银行的理财经理还给我发消息,说收益率到二点几了,取出来重新买吧?然后我重新买了一个三点几的。
家里人知道我已经离职了,我妈经常给我打电话,关心的都是找对象的事,找对象了吗?为啥还不找对象?凭什么还不找对象?然后就跟我说同一个“屯”的谁家孩子也在北京工作,让我见见。
我没有女朋友,也不想找,更不想结婚。为什么要结婚呢?我身边结婚的朋友都生活的很痛苦。有一次跟一个结婚的朋友吃饭,大家问他,一个男人要结婚,除了有房、有车,还要有啥?他说“有病”。有一次他老婆出差,他在家放纵自己,睡到自然醒,打游戏,还一口气点了三个巨无霸汉堡吃。
我没什么焦虑感,现在每天靠理财收入能有一百多,够吃饭了,当然租房还是不够。要是往上够,当个网上说的“奋斗X”,也能攒一攒凑个首付,在北京买个房。所以还是有退路的。
现在在家,除了吃饭睡觉玩游戏,就是写代码。
另外在做的一个事情,是我自己写了智能语音的模型。用的是开源的语音数据,谷歌有一个模型,国内一些公司比如科大讯飞也有,但是他们都卖的很贵。所以我自己搞个简单的,卖给金融或者房产中介业务方,帮他们用智能客服做一轮潜在用户筛选,我的成本可以压的很低,也能满足简单的需求。
有时候快睡着了,灵感来了,我就会起来写代码,写一会,要睡觉了,灵感又来了,就又爬起来写。大部分时间都是下午才起床。
懂技术的人不能只懂技术。之前出了bug导致公司一个客户的头版广告没有展示出来,公司损失了200w,业务团队意见很大,后来我一想不对啊,公司客户是有一个list(排位)的,大客户广告没显示,当时是放了No.2客户的广告的,我说你这个净损失肯定不是200w。不过当时真把自己吓坏了。
其实这半年我也在找工作,但都不是很顺利。每次面试到最后,人家都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这个公司。我的回答都是,为了挣点钱花。结果就黄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非要谈理想,我就想挣点钱。
我之前住的地方,旁边就有一家编程培训机构,我当时还问招不招老师,对方问“你讲过没”,我说没有,他们说那不行。他们不招会写(代码)的,只招会讲的。
我每次经过楼下711都会进去买饮料,而且是买一大堆,有可乐、咖啡什么的。这样就可以一连好几天不出门。
为什么不用上班还要喝咖啡?因为不想睡觉啊,每个不想睡觉的人都有一个不想面对的明天。
编程和写作都是在构建自己的世界
上海程序员阿文 工作时间6年 目前在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任职软件工程师
今天要去参加体检,是之前公司给免费预约的。回来后,写写架构师训练营的作业,然后带带娃。我都没想起来今天是程序员节,对这个节日完全没感觉。昨天我们公司也没人讨论这个节日,讨论这个节日的好多都不是程序员。
作家可以用文字构建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想要什么样的角色,自己去生成。编程跟写作有共通之处,编程也是在构建自己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我大学在郑州,其实最初想做软件,因为想知道一款游戏是怎么写出来的,然后写自己的游戏,这个应该是很多男性都有的想法。那时候我的偶像是李开复,我看了一下李开复的经历,发现他是计算机出身的,就想我也要去学计算机。
但是因为达不到计算机的分数线,我报考了自动化专业,也要学计算机,那些知识都非常理论化。毕业之前,很多人开始报培训班了,我跑到杭州,学c语言、学怎么做嵌入式。这些其实大学就学过,去培训是为了学到更偏向实践更符合市场要求的知识。毕业后因为我女朋友在上海,我就直接去上海找工作。
目前是我第5份工作,之前待过的公司有做无人机的,家装互联网的,还有惠普,传统金融,现在是做自动驾驶。
之前有个领导跟我说,我们不应该称呼自己为程序员,他说我们是engineer(工程师),做事情要有工程师的思维。
在我们的认知里,工程师和程序员是有区别的,程序员是属于那种做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没什么独立思考能力。工程师是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全局的,你可以把工程师类比为建筑设计师,程序员类比成工人。
跟文字一样,编程语言没有高低之分,真正的工程师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工程师的作用就是他知道这个地方用什么语言实现最好。
好的代码,首先从格式上看起来非常美观,一个不懂代码的人都觉得写得很美观,这是外观,就像你做一盘菜的外形一样;紧接着是简单,简单指的是实现一个功能,能拆分的地方尽量拆分,不要把所有东西全都塞在一个大的函数里面,这会导致看起来很复杂,很头疼。
我记得2015年,大家开始讨论不同国家的文化,我们看到硅谷的程序员,还有一些新西兰、欧洲的程序员,觉得在国内当程序员太苦逼了。那时候就有人在讲996这个词了,我还很想移民去新西兰当程序员。
后来到了惠普,工作果然轻松多了。我最接近硅谷文化的时候就是在惠普,他们的文化就是你的工作不会太忙,又会给你提供很多学习机会。但是当时惠普已经在走下坡路,原有的文化在国内也已经无力支撑了,竞争压力太大,国内很多厂商把它的业务吃掉了。
在创业公司和很多中国大公司,硅谷文化是不太现实的。一个人经常要承担所有事情,完全是从0到1。在硅谷的时候,你是直接踩在1上面了,这两种不同的环境,成长速度也不一样,比如光算代码量的话,我在国内企业一个月写的代码量相当于在惠普半年写的了。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绝望,我发现业界很牛逼的人,他们的事业非常顺利,很多都是“出身好”,名校毕业,一出来是大厂工作。我的问题在于学校不是名校,工作经历也很少有大厂,就很尴尬。
可能我的水平已经可以秒杀掉很多大厂程序员了,但是去面试的时候还是很吃亏,所以我在这条路上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然后业余时间会尽量学一些更上层的东西,比如说架构师,其实就有点像CTO了。
我最难熬的时候就是在上家做金融公司的安全技术经理,压力特别大,大到只要有人声音稍微大一点,血压就会一下子升高,心跳也特别快,然后睡眠也不太好。
有一次我去参加100公里的自行车赛,从上午8点一直到下午。我骑了20公里,就跟不上大队迷路了。迷路的过程中,脑袋开始思考各种问题,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还有生活的意义。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这样,会突然觉得一些东西没有意义,一直在忙忙碌碌做无用功一样。
在迷路的那几个小时里面,我一开始在很着急的找路,后来我就不着急了,开始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去享受当前的时光,看看天,看看农田,看我经过的那些人在干啥。我感觉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心里的力量就增强了,有些东西就想明白了。后来我再回到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那么慌了。
我会想一个极端的情况,比如说这么多活压在我身上,我做不完会怎样,大不了把我开掉,开掉之后又能怎么样,大不了再换下一家,薪资还能涨,就这样想一下,结果也没那么坏,所以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我去年来这家公司,至少再待两年,因为我有小孩了,不会跳那么频繁,我跟现在领导处的不错,虽然工作挺忙,但合作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大部分都是很专业,他们又是非常追求完美的,我喜欢跟这样的人合作。
我领导以后创业的时候,我可能会跟着他去搞,也有可能我干的时间长了、累了,就想办法跳到微软或者Google,挑那种轻松点的岗位,业余时间可以赚点外快。因为我之前工作是做安全的,知道很多人的业余工作就去挖漏洞,专门拿大公司的赏金。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想成为牛逼的“赏金猎人”,挖底层漏洞,这样就可以一年工作两三个月,剩余几个月都在玩。但要达到这种程度,普通程序员可能要锻炼五到十年,才能有这种水平。
做改变时代的产品需要能力和运气
武汉在读计算机研究生 毛伟 工作时间2年 曾在网易任Java开发工程师
我现在中国地质大学读计算机专业读研究生,AI算法方向,以前本科学的也是计算机。现在AI是一个趋势,各大互联网公司将AI算法与自己产品相结合。我最近参加了科大讯飞AI开发者大赛,获得了温室温度预测算法赛道的冠军。今天参加完比赛,要赶回学校,是奔波的一天。
我2017年本科毕业,网易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我是在信息安全部门,是java开发工程师,为网易提供安全上的技术服务。当时我们部门一共招进去的有五六个人左右。除了我以外,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就我一个本科生,在学历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其他人在能力上也要比我厉害。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也花了很多的力气去追赶别人。
在网易大概半年,后来感觉做的东西不是自己想做的,我想进行创新,或者说做出比较厉害的产品,能够进入到大公司核心部门。但我那个部门,在业务上并不属于核心。
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也有一点好高骛远,后来才发现让程序员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在做一些无聊的东西。大多数人做程序员,做的工作都是偏普通的,只有极少数那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去做一些改变时代的产品,需要能力,也需要一些运气。
第二份工作,在北京一家外企,是做海外输入法的,市场占有率挺高的,用户量也达到了五六千万。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在一个关键事情上出现了一个失误。
当时领导比较信任我,把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全权交给我在做,后期系统维护也是由我来负责。有一次,这个系统出了故障,虽然不是全部和我相关,但是和我也有很大的关系,给公司造成了百万元级别的损失。
我自己非常紧张,也非常害怕,我的上司把这个事情扛下来,也安慰我说,刚出社会的时候遇到这个事情,影响挺不好,但对我个人成长是很关键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遇到这么大的事情。
那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挺痛苦的,但也正是那个痛苦的事情,心态各方面比以前都要成熟很多。
一线城市一些大公司、外企、创业公司,我都去过了,工作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在北京,我觉得反倒环境比较恶劣,相对我而言,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偏压抑,节奏非常快,再加上那边我没有什么朋友,平时周末的时候不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比较孤独。
当时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焦虑。比如说不加班,我也会主动去学一些东西。但是有空余的时间了,自己就会想很多,又没有朋友诉说,都是一个人在那里自己瞎想。越想的话有时候就会觉得越孤独,就会给自己情绪上带来很多困扰。
这是离开北京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家里人说希望我考研,以后可能会考虑国企,因为国企更看重学历。所以在各种多种因素下,选择回到武汉考研。
去年9月份,我回到学校开始正式读研,大家都觉得程序员是一个薪资很高的工作,很多人都转行来做程序员。但是我觉得还要理性看待。虽然工资挺高,但是也很辛苦。像现在大家都知道的996加班比较严重,容易导致脱发,还有颈椎各方面的问题。
对比医生和老师,这些职业是越老越吃香,可以依靠经验。而提到程序员,就会有中年危机这个词,比如说到了35岁以后,你不能像以前年轻的时候那样加班,又有很多日新月异的技术。没有很多精力去学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落伍,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
说到工作性质,我觉得程序员写代码和诗人写诗,以及一些作曲家作曲是一个道理,大家都在创造一种艺术的感觉。好的代码就像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一些诗,让人忍不住去赞美。
有时候写代码遇到问题了,自己花很长时间解决了,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之前本科刚毕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很大的目标,比如说就工作三年,积累一些人脉、工作经验,在拥有一定资源的条件下,自己创业做到财务自由。
但是经历了那么多,去过那么多城市,在很多公司工作过,见到过很多人。现在想法就比较看得开了,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很普通的活着,这世界上能做到那种千万富翁级别的,毕竟是很少数。
我是潜江人,离武汉很近,又是在武汉上的大学,因为我的家人和朋友基本上都在武汉,再加上自己前几年在武汉买了房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我毕业之后大概率会留在武汉,在武汉找一些企业,像小米,华为、腾讯等一些不错的大公司。
(应受访者要求,映华、阿文为化名)
本文题目:程序员生存观察:为什么非要谈理想?我就想挣点钱
转载源于:http://www.mswzjz.cn/qtweb/news22/479622.html
攀枝花网站建设、攀枝花网站运维推广公司-贝锐智能,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络营销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贝锐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