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创新互联公司自2013年创立以来,先为射洪等服务建站,射洪等地企业,进行企业商务咨询服务。为射洪企业网站制作PC+手机+微官网三网同步一站式服务解决您的所有建站问题。
2016年11月,阿里将RocketMQ捐献给Apache软件基金会,正式成为孵化项目。至此,RocketMQ 开启了迈向全球顶级开源软件的新征程。通过社区半年多的努力。9 月 25 日,Apache 软件基金会官方宣布,阿里巴巴捐赠给 Apache 社区的开源项目 RocketMQ 从 Apache 社区正式毕业,成为 Apache 顶级项目(TLP)。
在通向Apache顶级项目的这些时间里,团队走了很多路,也经历了很多事。
人生就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酸,才知艰难,才有坚韧,才有渴望。前方的路,尽管遥远,尽管颠簸。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
2017年8月3号,经过了半年多的发展,团队正式发起了冲击TLP的讨论。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讨论和投票,几乎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终于,抢在Java 9发布之前,RocketMQ 正式通过董事会决议,结束了在Apache上的孵化,正式成为Apache 340多个顶级项目中的一员。这一刻,完全出自中国团队,来自阿里巴巴的分布式消息引擎成为全球互联网中间件、大数据领域璀璨的新星。下一站,等待它的将是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顶级老牌消息中间件的激烈角逐。相信在Apache先进的社区理念指引下,RocketMQ社区生态会继续蓬勃发展,完成我们所赋予它的光荣使命。
接下来,我们从产品、社区、生态这三个维度,分别回顾一下RocketMQ这半年多的Apache孵化历程。
产品篇章
与Apache大多数顶级项目不同,RocketMQ在进入Apache之前,Open Source之路已经走过了3个春秋。历经多次双十一洗礼,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社区也有不错的Active Contributors,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正式开启捐赠之前,团队对RocketMQ甚至包括社区做了大量重塑工作。如国际化方面,在Github上利用sidebar特性重新设计编排了文档。如今,User Guide, Quick Start, Architecture & Design, How to contribute, Community, FAQ 这些几乎成为了团队新产品标配的文档结构。
代码层面更是进行了比较“激进”地优化。如去除GBK字符,全面拥抱UTF-8。重写API JavaDoc。清理代码,优化代码结构。利用JDepend优化组件之间的抽象依赖关系。利用Findbugs扫描代码漏洞,指导规范编码。交付方面,规范Release流程,New Features、Improvement and Bug 分类Release note。社区层面则开启了全英式互动,发布问问题的技巧。
经过这些精心的准备,RocketMQ完成了从3.0到4.0的悄然升级。而4.0是个过渡版本(和3.0相比,架构层面没有较大的改变),也是在Apache开启孵化的版本。通过孵化,团队重新认识了软件研发流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像精细设计,代码Review,编码规约,分支模型,发布规约等容易被忽略的过程。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当你置身于并领导一个全球协作的开源项目时,这些都显得是尤为重要。
编码规约
RocketMQ的编码规约是比较宽松的,至少在4.0这个版本上。与其它Apache顶级项目不同,我们并没有从编码细节上去做过多约束,如静态变量如何使用,日志怎么打,异常怎么捕获、处理。而主要通过Code Style, Copyright, Code Template 3块来进行一些大方向上的约束。为了防止不遵循规约的代码合并仓库,我们通过PR Checklist, checkstyle和持续集成来自动化校验行为。因为我们相信,凡是有人介入的地方,就存在check的必要。凡是有人介入的地方,就存在自动化的可能。
研发流程
RocketMQ的开源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放内核模式,而是和Apache Hadoop和OpenStack这一类开源平台模式类似,我们尝试把开源世界和专有世界最好的结合起来,在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平台上生产专有产品。我们希望Redhat,CentOS和Fedora这样的产品簇协同发展效应也能体现在RocketMQ未来的演进中。为了迎接这样的挑战,团队必须从软件研发流程方面做出改变,构建能够同时支撑内部、开源社区以及商业化的生态体系。
分支模型
RocketMQ在设计之初就曾设想过未来One Kernel这样的产品形态。这些年下来,围绕着它,团队打造了AliwareMQ、MetaQ、以及Notify 3.0等内部、商业化产品。随着RocketMQ进入Apache,代码的演进变得愈加复杂,而传统的Master分支模型很难满足开源、商业化、集团内部和公有云、私有云共用一个RocketMQ内核这样的需求。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通过引入镜像仓库机制解决了这一难题。具体讲,就是通过在每个仓库配置master和develop分支,不同的仓库直接由镜像节点进行转换和特性缓冲。这样下来,在Apache上孵化的特性可以一路合并至内部甚至输出到公有云、私有云,在内部孵化的特性也能以PATCH的方式反哺到开源社区。如下图所示:
持续集成、持续压测,持续交付
借助Travis和Jenkins,我们搭建了两套基础设施。在Github上,Travis会对所有commit,所有PR触发持续集成,这是它的一个强大之处。除此之外,它还支持跨JDK,跨平台的Matrix验证(不过很可惜,OSX平台似乎一直都有问题)。在内部,利用Jenkins 2.0的Pipeline实现了持续集成,持续压测,持续交付(Docker,Pandora以及AWS Cloud,Azure Cloud)。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整个持续集成分为代码静态检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Sonar质量评测这个几个Stage。对于单元测试,不仅要覆盖核心逻辑,而且要快(内置3分钟阈值,超过就报错和发邮件)。无数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够快,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在本地编译时选择跳过单测,久而久之,单测就慢慢失去了意义,变得愈发不可维护。要全,要快,还要可维护性。这对单测编写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挑战,这就要求多线程之间的交互尽量避免依赖sleep,自底向下的尽可能Mock依赖,动宾状结构的优雅命名,断言异常而不是抛出异常。
发布规约
进入Apache后,尤其在孵化阶段,学习并遵循Apache发布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这幅图描述的是Apache孵化项目的发布流程。快、稳,这是RocketMQ团队第一次发布传达给社区的信息。纵观所有Apache孵化项目,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这么少的次数(RC3)学习并走完发布,用行动证明中国人同样具备严谨且专业地做事态度。当然,我们也是幸运地,幸运地碰到了Justin和Bruce这两位热心、专业的Mentor。这里,需要强调下Release生成的几个重要文件,如下图:
源码(src)和二进制文件(bin)被分别打包。asc是一个签名文件,committer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分发包进行签名,任何人可以用我们对外公布的512位的公钥进行验证。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事情。Apache对License进行了严格的分类,比如Apache License 2.0/1.1,BSD,MIT/X11等属于Category A,这些协议与Apache License是兼容的,可以放心地引入。对于Category B中的License,比如EPL 1.0,MPL 1.0/1.1/2.0等能够以binary的形式引入。对于Category X中的License如GPL,LGPL则不能引入到产品当中。
针对License的问题,RocketMQ在首次发布的时候,在社区里进行了充分讨论。如何处双重License的依赖,如何区分Source和Binary Release依赖的License问题,如何处理NOTICE。这些知识被我们“现学现卖”的用在了指导社区贡献上面,既加强了记忆,又很好地传承给了社区。
PR & Jira处理
这是一个RocketMQ way的具体体现。针对PR,我们设计了一套Checklist,如下图所示:
所有PR必须有3+ Committer Review,Committer提交的PR,尽量不要自己Merge。另外,PR的合并是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团队成员通过研究,编写了一个自动化Python脚本,巧妙地将原先几分钟的常态工作缩减到了几秒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工程师“懒中求胜”的匠心精神。而Jira,我们强调component,每个component都有2到3位committer or maintainer把持。Jira的处理一般是需要经过Resolve阶段,最后才是Close,并且详细标明受影响的版本,在哪个版本修复掉。
社区篇章
在产品篇章里,我们主要从编码规约,分支模型,持续交付,发布规约等环节回顾了这半年来可喜的变化。接下来的社区篇,我们将聚焦社区,重点介绍Apache Way,RocketMQ Way,以及社区成熟度模型。至于品牌&社区的Building,业界也有很多实践,如DevRel,JUG等。这里,放张图感受一下。
Apache Way
在Apache社区,一个很重要的理念,Community over Code。社区是判断一个孵化项目能否毕业的重要考核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Code就不重要。仔细回想一下,在你接触过的所有Apache顶级项目中,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Code(请允许我拿代码来说事,代码就像一面镜子,是工程师的门面,也是工匠荣辱的最直接体现)。相信那些研究过大量Apache顶级项目的同学,一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Apache在大力强调社区的今天,很容易给大家让大家误解 - 设计不重要了,代码不重要了。试想下,如果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质量不过硬,又怎么指望会有一个健康多元的社区呢?所以,我们重视社区,但也重视设计,重视代码质量,重视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
上面这幅图节选自之前MeetUp上的分享,是我们对于Apache Way的理解。
· Community - Over Code,首先要认识社区,社区包罗万象,有Developers,Writers,Testers,Sysadmins,Devops,Users等等,但不需要Employee。由Employees打造的社区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缺乏多元化。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早期参与Apache项目,一味想着控制社区,殊不知Apache社区理念的精髓在于与社区,与其它企业,其它个人贡献者,培养协作,加速项目与个人的成长。社区不会凭空产生,不是把项目往Github上一丢就是开源了,然后社区就会自动产生。一个社区的经营是需要花费心思的,发展一个社区成员,争取一个国际贡献者,这些都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RocketMQ社区的第一个国际贡献者,我们整整跟进、鼓励了近2个月。当然,还有不少老外也表达出了贡献社区的兴趣,万丈高楼平地起,先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让社区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持续跟进、贡献社区的决心,Apache Committer(认证程序员)自然离你不远。
在学习和实践Apache Way的过程中,团队也摸索出了一套我们称之为RocketMQ Way的最佳实践。
网站流量的变化
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陆续在云栖社区,CSDN,InfoQ中文站、国际站发表了多篇技术文章,撰写国际论文,在ApacheCon、LinuxCon等国际顶级开源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全球图文同步直播Meetup。通过这一系列国际输出,网站流量迎来了可喜变化。
通过这幅图可以看到,美国现在已经是RocketMQ全球第2大访问国。这对团队即将开展的Aliware MQ国际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种持续走高的流量也在不断鞭策着我们,写高质量代码,做高质量产品,向全球输出中国智(质)造。
成熟度评估
坦白说,RocketMQ进入Apache之初,并没有针对这个模型做任何学习(讨厌应试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践行,完成全球社区的构建,完成毕业。令人惊喜的是,当团队8月份开始正式审视毕业TODO List时,发现Apache的理论指导和我们的实践惊人的一致。理解万岁!下图是RocketMQ的社区成熟度评估。
生态篇章
作为国内首个非Hadoop、Spark大数据生态下的Apache顶级项目,我们在打造多元化社区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以Messaging为Core的生态体系。之前提到过的,我们为社区生态贡献者提供了单独的Apache代码仓库。这一做法,现在也在纷纷被其它Apache顶级项目所效仿。截止目前为止,来自社区贡献的RocketMQ-Console, RocketMQ-JMS, RocketMQ-Flume,RocketMQ-CPP 等生态项目已经在诸多公司内部进行了线上验证,像RocketMQ-Druid,RocketMQ-Ignite,RocketMQ-Storm等项目,代码更是被合并进对方仓库,这也使RocketMQ和其它顶级开源项目、社区之间有了更多连接。更多的生态项目介绍,请参考官网介绍。
Messaging生态
上面这幅图是团队围绕着OpenMessaging 标准而努力打造的生态体系。OpenMessaging是团队多年来从事Messaging领域研究的一个经验提炼。经过半年多的发展,这套标准已经进入Linux基金会,接下来会进入到CNCF,成为云计算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而这套API级的跨平台,跨语言标准,会尝试解决之前我们遇到但未曾彻底解决的所有问题。如下图所示,分布式事务,我们内部的产品MateQ和Notify也有类似的特性,但这种分布式事务更多的是发送者分布式事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事务。负载均衡,在拉模式和推模式下策略会有所不同,消息本身的sharding也会因业务场景不同而不同。分布式追踪,主要是考虑Linux CNCF中的opentracing。协议桥接,主要是考虑如何和现有的标准,如JMS进行无缝桥接。流计算,通过引入流计算算子,在消息投递过程中针对内容进行计算。Benchmark,类似SPECJMS,把所有Messaging Engine拉到同一基调上做性能测试。
总结一下,基于OpenMessaging的下一代的消息引擎RocketMQ 5.0主要会在四个领域持续发力:电子商务,高并发下削峰填谷。物联网领域,海量连接同时在线。大数据领域,吞吐为王。金融领域,重要的是高可靠,数据冗余。
结束语
和其它国际顶级开源项目略有不同(如Hadoop,Spark等),除了在开源社区的努力外,团队在阿里集团也支撑着非常有挑战的内部业务(万亿级消息体量)。此外,RocketMQ商业版Aliware MQ已经对外云输出2年之久,服务了国内外上千家企业。除了这些,团队也在积极打造消息流计算生态,在Kafka,RabbitMQ,中继和数据同步等产品上持续耕耘。最近,OpenMessaging标准项目也正式入驻Linux基金会,这也是国内首个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分布式消息领域国际标准。所有这一切,对团队来说都极具挑战,我们希望在分布式、大数据、多语言架构领域有较高造诣,有追求的同学加入团队,而团队也会努力提供极具挑战的施展空间。我们重视成长,关注可持续发展。Apache RocketMQ顶级项目的毕业只是一个开始。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作者简介:冯嘉,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Aliware MQ负责人、主架构师,Apache RocketMQ联合创始人,LInux OpenMessaging 标准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分布式软件架构、高并发网站设计、性能调优经验,拥有国内外多项分布式、推荐领域的专利。开源爱好者,专注分布式、大数据领域,关注 Hbase/Hadoop/Spark/Flink 等大数据技术栈。
【本文为专栏作者“阿里巴巴官方技术”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戳这里,看该作者更多好文
网页标题:ApacheRocketMQ顶级项目之路
当前地址:http://www.mswzjz.cn/qtweb/news13/409413.html
攀枝花网站建设、攀枝花网站运维推广公司-贝锐智能,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络营销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贝锐智能